江苏宜兴城郊一处密闭仓库西安高新配资,温度突破40℃,近日一场跨省联合执行行动在这里展开。北京金融法院与宜兴法院的16名干警顶着高温,在弥漫着柴油、霉变与石墨烯混合异味的仓库中连续奋战12小时,从3000余辆杂乱堆放的叉车中精准查封511辆涉案设备。两地法院将原计划4天的任务压缩至1天完成,保障了当事人的财产权益。
紧急集结 “被执行人可能正在转移设备!”
“法官,被执行人可能正在转移设备!”7月15日,执行法官李林强接到申请执行人的一通紧急来电。在某金融租赁公司与苏州某物流设备公司的纠纷中,涉案叉车等设备若被转移,当事人的1.7亿元权益将面临巨大风险。“必须马上出差,查封!”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局长雷运龙当即下达指令。
此时,没人知道这场行动将遭遇怎样的“烤”验: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密闭仓库里,除了杂乱堆放的叉车,还有对人体有害的石墨烯原料;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味与设备霉变的混合异味;案外人的设备与保全标的混放,需逐一区分;更有工人作业、学员练车穿插其间,被执行人还会抵触……
为保障保全工作的顺利进行,又不影响案外人正常开展经营业务,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组织案件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,迅速明确分工,从标的范围界定到现场安全预案,从文书准备到警力调配,一套关于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异地执行方案迅速敲定。
鉴于查封叉车数量规模极大西安高新配资,现场环境极为复杂等特殊情况,北京金融法院提前沟通,请求宜兴法院执行局提供现场协助。
跨省联动 “没问题,我们全力配合!”
7月17日上午,法官李林强带领法官助理蒋良帅、法警朱伟第一批抵达现场,进行勘验工作——哪里有叉车堆叠的盲区?哪些区域石墨烯原料堆放密集?
3个小时里,他们在闷热的仓库记下7处风险点,回去后立刻优化方案:避开工人作业高峰清查,优先处理靠近出口的设备。法警朱伟则绘制了执行现场所设两个仓库的位置草图。
“工作量比预计的大,仅靠当前人手短时间内没法彻底清查,需要当地法院更多协助。”勘察完现场,李林强法官提出需求。当天下午,带队的执行局副局长张守国便与宜兴法院进行沟通、对接。“没问题!我们出人、出设备,全力配合!”宜兴法院执行局局长许乐群没有丝毫犹豫,一口应下,并抽调8名干警支持保全工作。
同时西安高新配资,法官助理孙波也联系了属地派出所增派警力、维持秩序,为保全工作打通“绿色通道”。
精准识别 12小时内3000余辆叉车“挑出”511辆
“各位干警,一定要注意安全,圆满完成保全工作任务。”此时,在北京金融法院,副院长薛峰正在执行指挥中心坐镇,通过信息化平台密切关注着干警们的工作状态和现场环境,与执行现场保持联络。
为提升勘验效率和精准度,法警队赵俊杰操作无人机升空,对仓库布局、叉车堆放盲区以及难以攀爬的区域进行全方位航拍取证。清晰的无人机画面实时回传至北京指挥中心,为远程研判现场情况、统筹调度提供重要依据。
7月18日早8点,北京金融法院和宜兴法院16名干警已经站在了仓库入口。此时仓库内超过30℃,刚走进去5分钟,干警们的制服就被汗水浸透,紧紧黏在身上。
叉车杂乱地堆至3米高,法警朱海鹏等人踩着轮胎缝隙往里钻;有的设备编号被灰尘覆盖,他们就用矿泉水沾湿抹布,蹲在地上一点点擦,直到“钢印数字”清晰可见;机器设备的唯一识别码位置不明显,也需细细翻查。
中午12点,仓库内温度突破40℃。干警们短暂休息后,继续投入工作。汗水模糊了视线,他们用毛巾擦一擦继续工作;高温令人疲惫,他们靠意志力咬牙坚持,确保每一辆叉车、每一件设备都登记准确、查封到位。
晚上8点,李林强将最后一张封条贴到了第511辆叉车上。经过高温下12个小时的不停工作,干警们从现场3000余辆叉车中精准识别并依法保全了被查封的500余辆叉车及设备。原本计划4天完成的任务,仅用1天便全部完成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记者:张蕾
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